出發囉!黑狗孫也來送行!
退休即將滿三年之際,我又與二姐、小妹、好友張蘭嬌,以及將於六月底結束米蟲生涯,從戎報國的么兒,踏上「小機車大旅行」的征途,五個騎士年齡加起來形成248歲的團體。組團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規劃,於6月15日出發至6月22日結束,總共騎了1170km,用八天的時間深度欣賞台灣山海之美。合歡山住宿需要一個月前確定,我們訂到合歡山住宿之後,再向前向後安排其他銜接行程。
第一天
九點前集合完畢,物品確認妥當,隊長說明總計畫,以及當天行程,呼口號振奮軍心之後立即拉開機車長征的序幕。我們排成一行,井然有序的前進。從楊梅出發走老莊路,越過店子湖順著南蛇崎到龍潭,經石門水庫大橋朝慈湖方向前進。在頭寮7-11停車吃早餐,算是第一次休息,大家說出感覺與需求,關於行進速度能否適應等,希望調整出大家都感覺舒服的方式,以輕鬆達成未來一千多公里的旅程。走台七線經過頭寮與慈湖,還有黑松故事館,都只有驚鴻一瞥。如果不是規劃停留遊玩的點,全程路過的景點也都只有點到為止。騎機車540度視野裡的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我們就毫不客氣全程享用盡收眼底了。
過百吉隧道後,蜿蜒的山路,像是縫在青山綠水圖案中的一條線,我們循著它前進,越過群山將抵達蘭陽平原。現在是水蜜桃與綠竹筍的成熟季節,路邊有不少攤商在販售。通過復興吊橋之前有個眺望台,我們歇腳賞景拍照,在這裡遇到此行第一批粉絲要求拍照。
除了靠邊即時捕捉美景,我們一路騎到巴陵橋才停車逛逛,舊橋已成為賞景的步道,搭配隧道裡在地文化的佈置,真是小而美的景點。仰頭看看藍天白雲,抬頭看看青山綠樹,低頭看看潺潺溪流,沐浴其中,心與靈頓時也清澈了起來。
到巴陵張老師友人家用餐之後天空微雨,山區原本天候變化大,加上這兩星期來天氣都不佳,早上出發時沒下雨,途中還有太陽照,此刻已不奢求。穿起雨衣繼續前進,過巴陵經大漢橋,正好遇見有人在高空彈跳,長長的彈性繩索垂掛在山谷中盪呀盪的,此刻我才承認自以為的年輕原來不是真的。
在雨中行車比較辛苦些,但也欣賞到如水墨畫般的天空與山景,小妹原本預計在明池好好拍照,也因雨放棄。過明池之後一路下坡,連續彎路數十公里。近晚時分抵達平地時雨稍歇,越過山到大同鄉的老農民宿落腳,感覺自己能順利通過北橫很不容易呀!
晚餐時間感覺腹脹不再進食,接下六個小時處在又拉又吐的狀態,癌後的我已有數十次的疼痛,撐不下而去急診經驗,熬到痛完也曾有十多次,我了解自己忍著是可以度過的。這次出門沒有保母車,如果要去醫院需動用119救護車,感覺浪費公家資源,這是讓我裹足的重要原因。夜深了關燈就寢,我腦海呈現的是,明天若在合歡山要叫救護車不是更慘?更勞師動眾?於是用微弱的聲音說要去醫院,夥伴從床上躍起立即處理,他們愛莫能助的等我一個晚上,等我答應去醫院。當救護車到來時,急救人員看我這麼嚴重,怪我忍太久,早就該打電話了。
從大同鄉越過三星鄉到羅東聖母醫院,連救護車都開了30分鐘,我心疼那裡的居民平日醫療的不便。到醫院急診醫護人員非常積極,止痛針在十分鐘之內就讓我毫無疼痛了,這情況一直都是這樣,讓我因為自己熬不過這關卡,需要醫藥幫忙而感到很無言。今天對羅東聖母醫院醫護人員服務態度,跟我最滿意的和信醫院是同級的評價。
回程叫一台計程車,年輕的運將因讀高中夜校時曾出車禍,幸獲計程車司機搭救送到醫院,昏迷18天後奇蹟似的醒來,他發願回饋,以優惠的價格服務就醫的乘客,我接受了他的愛心,好感恩也好感動。
第二天
雖凌晨才入睡,由於騎車越山加上腹痛輾轉後的疲累,一夜好眠。早上離開民宿,補充食物與汽油。再由台七線折回至昨天下山處再轉台七甲上合歡山。今天是大晴天,這段路風景美極。原本擔心路上載菜的拖板車影響我們,結果這時間剛好是菜車下山,我們的行車威脅減輕許多。經過四季、南田,欣賞著河階美景,嘆自然界奧妙。氣溫沁涼無比,舒暢的哼著歌兒前進。我們騎一小段支線到武陵農場門口逛逛,再回到台七甲趕上梨山吃午餐。
一路上跑馬燈播映著路況,我卻一概忽略,心想遇到再說。一度小妹質疑87.5km路段中斷的問題,我還說那段是超過大禹嶺的,今天不會通過,簡而言之就是完全不面對。一到梨山,賣水蜜桃的攤商就招呼我們,詢問我們,告訴我們梨山到大禹嶺道路中斷,且聽說隔天才會通行。我們先覓食邊討論處理方案,如果到現場看是不能通過,就掉頭住梨山等隔天再過,或直接下山走蘇花到花蓮,放棄合歡山行程。
午餐後繼續前進到87.5km修路工程路段,想說見面三分情,且表訂通行的前一天應該已完工,看看管制人員可以網開一面嗎?結果這一頭的有些動情熱心幫我們詢問,但對講機另一頭卻傳來公事公辦的冷漠,他們若放行是要負責的,我們沒道理強人所難。此時我們機車隊裡加入一部機車,這人是在長榮航空公司服務日本人,他需要通過此點,今晚要趕到花蓮。管制人員喃喃的說昨天美國人今天日本人,詢問這原住民管制員,才知昨天有騎單車的美國人找警察後放行。管制員是當地人,她喏喏的說有一條山路……。我這個隊長生性不喜歡跟公單位打交道,直接選擇那位原住民說有「一點~點~」危險的菜園產業道路。於是詳加詢問後掉頭上福壽山農場,而那位日本人也跟著我們,騎向那不可知。
我們依指示到福壽山門口雜貨店問路,原住民女老闆說「很危險~~~~」農場警衛也叫我們不要「玩命」。雖然他推薦力行產業道路,但是需時多久他也不確定,且說七年沒修路了要我們斟酌。日本人拿出紙本地圖,看那條產業道路是下山到清境農場,我們到清境再上合歡山是可以的,但是路況不明,於是決定下山回到梨山或宜蘭,或像美國人一樣找警察協助。
騎車下山時有些不死心,問了一位小貨車司機,他說是有這條菜園路但是要問當地人,看起來沒有進展。手一揮吆喝隊員繼續下山。車行不久,看見路邊三個男人席地聊天,判斷是當地人,於是請求幫忙。其中有一位起身牽車,並示意我們跟著他。一路看他背心上「守望相助」四個字,真是感動滿滿,慶幸老天安排。開始下坡時我好興奮,路況還不錯,這段有些住家。接下來路越來越陡,也沒有住家了,這位先生如果帶我們下到底,他應該會上不來,於是我請他指出接下來的路之後留步。
道謝揮手之後,接下來的路是約80度陡坡,寬約150公分,是路面與路基損壞有許多坑洞的水泥路。機車完全不能用騎的,也不宜跨在車上前進,怕打滑時人車一起滑下200公尺的斜坡,直接抵達台8線。所有的人自顧不暇無力協助他人,每個人使盡所有力氣拖著完全煞緊,靠坡度下滑的機車移動。此時下起雨來,也無法停車穿雨衣,因為整個斜坡沒有一塊平地。我們只路過就不容易了,農民還要在此工作,真是辛苦啊!
因為我們這群人驚叫連連,引起在菜園工作準備收工的農人注意。我趕緊大喊請他們協助,他們爬上來幫忙穩住機車再向下移動。他們真是上天派給我們的救星,這種獲救的感動是~~「想哭」。下到台八線88km 所有的人一起歡呼,幾乎要跪謝這幾位原住民朋友救命之恩,他們卻客氣的說沒什麼,甚至也不肯合照紀念。么兒雖然用掛在胸前的gopro相機紀錄這過程,但是後來遺失記憶卡,這個沒有退路的恐怖記憶,將永留我們六個人的心中。日本人說要趕路到花蓮,於是先離開,我們則先讓發抖的腳休息一下再出發啦!
在路邊穿好雨衣後,騎了連續彎路30km抵達氣溫9.4度的合歡山,用潮濕的手在松雪樓櫃檯發抖的簽了一些文件,領了鑰匙和電毯,從左側坡道下到滑雪山莊入住。整個感覺是又濕又冷,疲憊不堪。
晚餐在松雪樓,為了不挑動昨晚罷工的腸胃,午餐和晚餐我都只吞了一碗白飯,晚飯後沖個熱水澡,所有的人都坐在電毯上滑手機,好冷啊!電毯是我們唯一的依賴,在網路互通時知道山下人們正處在30度高溫的炎熱裡,今晚在雨聲中我們沉沉入睡。
第三天
天亮了睜開眼睛一看,山莊被濃霧包圍,視線只有三公尺。原準備今天要爬2座山,只能改成枕頭山了。早餐後繼續滑手機,近午,雲霧偶而散去又立即補滿,就在那瞬間用相機捕捉一些山與樹,天空仍是灰濛。
午後雨點變少,蘭嬌與冬蘭去爬小奇萊,但因為天候不佳,走了一半折回。近晚雨停歇,我們四個比較年輕的去爬東峰,又因天色已暗而折回。晚餐在松雪樓用餐,我感覺腸胃已經正常運作,吃白飯配些素菜。晚間依然早早入睡,期望隔天早上能早起爬一座尖山再下花蓮。
第四天
凌晨,我的腸胃又抗議,凶手應該是晚餐吃下的豆腐,幾經拉吐且腹痛難忍。大家一起放棄爬尖山,冬蘭早起再去走一趟小奇萊。用完早餐後出發下山,我無法進食,早餐券換成一盒太陽餅帶下山。腹痛經過約5小時,稍緩。我們依照原計畫離開松雪樓後,先上武嶺拍照再折回大禹嶺。到大禹嶺加足汽油,車胎補氣,購買中油肉粽再出發。下到新白楊時,我的疼痛已經無影無蹤。愉悅舒適的順著立霧溪下山,中橫的景色美不勝收,路上還有遇到松鼠、老鷹與獼猴的驚喜。從10度的合歡山到30度的太魯閣,體驗因高度不同產生的氣候差異。
到太魯閣兒子媳婦女兒孫孫已來會合,共用午餐之後到花蓮,與住在市區的好友楊美美會合繼續向南騎。騎在花東縱谷,一路藍天白雲為廬,青山綠樹為屏。一行人騎到光復糖廠吃冰,好好犒賞自己。從太魯閣開始媳婦接手騎我的車,我因凌晨起腹痛睡眠不足,坐車休息。晚餐由楊美美夫妻招待「大和蔗工的厝」,甘蔗餐特色料理,豐富而美味。今晚夜宿弘果民宿,預定明日我們五人加上大兒子與媳婦共七人泛舟。
第五天
秀姑巒溪泛舟的經營體系已相當純熟,約八點接駁車到民宿將我們接到秀巒溪泛舟出發點,交給船公司。這家公司的客人集合後,發給裝備並做安全講習。下水前還到視聽室觀賞簡報,對泛舟安全有更多一層認識。一行約50多人排成一列往河岸前進,遊客們原本白皙的皮膚,即將面臨殘酷的蜕變啊!今天水量足湍急度剛剛好,教練們對水域瞭如指掌,何處要關注安全,何處需要加力,何處可以開開客人的玩笑,他們拿捏得剛剛好。途經奇美上岸吃便當之後繼續往下游前進,有時橡皮艇被串起,再由救生艇拉著前進,有時獨立作業夥伴們同心向前划,有時在漩渦裡打轉,有時失控被急流所控,有時在平靜水域,收起槳,頭枕在船舷隨波逐流,仰望美麗的藍天白雲,欣賞海岸山脈被河流雕刻後的險峻美景,誤以為身在長江三峽。經過4小時,見到長虹橋,累了、滿足了,但是還想繼續貪玩下去。女兒帶著孫子們在終點等待,拍個照匆匆換洗,坐上接駁車回民宿,孩子們就此分道揚鑣,他們開車向北回家,機車隊繼續南下行程。
離開民宿之後,我們選花蓮139號縣道往玉里,為的是欣賞正在飄落如黃金雨般的阿勃勒。車行在滿是黃澄澄稻穗的田間,遠望中央山脈,一路美景不亞於池上的伯朗大道呢!
到玉里139號道路匯入9號省道,一路往南的田野令人舒暢極了。蘭嬌的姊姊玉嬌住在富里,她用拿手點心接待風塵僕僕的我們之後,陪騎到池上的伯朗大道。騎了一段在地人才知道的私房路線,視野盡是黃澄澄的稻浪,感覺像是在一大塊金黃色的地毯上奔馳。
到池上伯朗大道之後,不免俗的和幾個象徵性的景物拍拍照,然後玉嬌繼續陪著我們,在這類似的景色中騎向關山,尋找多年同事兼好友,退休後偶而停留台東家鄉的金玉。到關山時,金玉早就訂好在當地或網路上都很夯的200里粄條店用餐。金玉的爸媽十分好客,我們都怕打擾老人作息,感到不好意思。今晚住在關山這個小鎮,在濃濃的友情氛圍中進入夢鄉。
第六天
早上起來太陽曬屁股了,昨晚未乾的衣服一早披在龍眼樹上晒乾了。金玉騎老媽媽的古董金旺機車,帶領我們一行人,騎山路從關山到鹿野街上用餐。餐後一行人上鹿野高台欣賞熱汽球,可惜今天天候不適合飛,那就看看起飛與降落之處,然後去飛行傘起飛點拍照、賞景。從鹿野高台下來,金玉繼續陪騎到脫線牧場,我們買了烤雞之後與金玉分手,謝謝她的接待與陪騎,我們五人走台九線繼續向南騎,而她得一個人獨自騎二十多公里路回關山啊!
很快的穿過綠色隧道進入台東市,從外環道繞過並外帶午餐,經知本、太麻里,我們找個風景優美的路邊好好享用那隻烤雞與午餐。繼續上路,欣賞著藍天白雲,以及太平洋深淺多樣的湛藍。到最美的多良車站,我們騎上陡坡穿過鐵路橋下,在彎又陡的山路繼續上騎,直到懷疑鐵路在下方,車站不應在這麼高才對,於是掉頭下山。在停放許多車輛的路段,多良車站就在那兒,是因為工程進行而被擋住了。幸好許多前輩踩出好角度,可以拍到有山有海有鐵路的美景。欣賞及休息過後,我們繼續上路。越過南迴公路,到屏東潮州陳世源的咖啡園,無限續杯加外帶。晚上在內埔孔家小館用餐,夜宿樺園汽車旅館。從關山到內埔,今天騎了190公里。在南迴公路東起點么兒脫隊到台南找朋友,預計明天在台南會合。
第七天
今天行程不緊,睡到自然醒後,早餐後從旅館離開,掉頭向南到美和中學附近鮮師的同學家。半天沒人回應,還好有個好心人告訴我們陳老師搬家了,還帶我們到新家去找人。停留半小時後北上經高雄、台南海線的井仔腳、南鯤鯓,再到嘉義麥寮。在高雄岡山的台一線停紅燈時,有一位記者跟我們搭訕,接著邀請我們受訪,?月?日在南部地方新聞還登了一大篇呢!
到麥寮天已黑有小小迷路一下,每次經過必打擾的好友阿喜和小梨梨,已經準備豐盛的晚餐招待我們。好鄰居及他們的親朋好友,提供我們停車和住宿的地方,真昰大大的感恩。今晚在濃濃的人情味中喝茶聊天,好友小丸子的先生鄭先生在麥寮工作,也被找來聚聚聊聊,今晚開開心心舒舒服服的睡個好覺。
第八天
從借宿的朋友家睡飽飽醒來,再到阿喜家吃早餐,他們夫妻倆非常熱情,準備一桌各種早餐,其中「炸粿」是我們第一次品嚐的麥寮特色食品唷! 餐後準備要上路,卻因為么兒弄丟他Gopro相機記憶卡,而在吃飯和住宿相隔一公里多的兩個家跑來跑去,終於在浴室垃圾桶找到。這順手丟掉的動作全無記憶,讓大家想問這年輕人:「你累了嗎?要喝『蠻牛』嗎?」 搞定之後開始趕路北上很少停歇,只有到頭份小丸子那兒停歇稍久。小丸子親自製作的木瓜牛奶招待,外加舒服的按摩,讓我們感到幸福滿點。
感恩一路招待我們、幫忙我們完成旅程的親朋好友,和在那危險的小山路救我們的陌生朋友們。美好的感受裝滿行囊,有那麼多認識與不認識的人協助,讓我們享受台灣人的溫情。這八天小機車大環島的旅程,在第八天傍晚平安回到出發處,畫下完美的句點。對我個人來說,這第五圈的環島,在我騎車旅遊史上,寫下新的一頁。只要健康體力允許,我會繼續騎下去,接下來計畫319走透透,不再繞圈兒要進入台灣的內部,繼續欣賞與感受台灣風土人情之美。
本次路線:
楊梅出發—(楊銅公路)—龍潭—大溪—頭寮—(台7線)—慈湖—羅浮—巴陵—明池—宜蘭大同(老農民宿過夜) —棲蘭—(台7甲)—武陵—梨山—(台8線)—大禹嶺—(台17甲) —合歡山住2夜—(台17甲)—大禹嶺—(台8線)—天祥—太魯閣—(台9線)—花蓮瑞穗過夜、泛舟—(縣193)—玉里—(台9線)—台東—楓港—(台1線)—潮州—內埔—高雄—台南—(台17線)—雲林麥寮—台中—(台1線)—頭份—新竹—楊梅
復興鄉羅浮吊橋
巴陵橋下溪水潺潺
花費3小時從87.5k到88k 歷險記
合歡山上氣溫9度 平地30度 我們在滑雪山莊電毯上滑手機
合歡山天氣不佳 只能小爬東峰
松雪通向滑雪山莊的木階梯
雨濛濛的山景像一幅水墨畫
每次過武領一定要拍一張
勇車與勇士
太魯閣牌樓
光復糖廠吃冰
花蓮壽豐鄉的特色餐廳
泛舟終點長虹橋
193線道的黃金雨阿勃勒
伯朗大道朝聖
金玉家門口和媽媽合照
鹿野高台鳥瞰山下風景
鹿野高台熱氣球玩具
多良車站
台灣東南太平洋海與天都湛藍
內埔鮮師同學陳老師家
井子腳鹽田
西濱公路玩剪影
阿婆的先生是麥寮的藝術家
麥寮好友阿喜和小梨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