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年前,因為子宮頸癌治療前為更精確檢查而照正子掃描,當醫生會診判讀結果時一再詢問我甲狀腺的狀況。以當時回溯13年前曾吃了兩年的甲狀腺素後,醫師判定可停藥,只需半年抽血驗指數,到那時候四碘甲狀腺素及甲狀腺促進素指數都在正常值。


    接著如火如荼展開子宮頸癌的放療與化療,療後依規畫洄流追蹤 。這期間每半年檢查甲狀腺,指數並沒有異狀。在療後三年半時突然憶起當年醫師對甲狀腺正子掃描結果的質疑,於是跟婦科醫師反映甲狀腺有變大的感覺,醫師開單照頸部超音波。照超音波過程還有被質疑婦科醫生為什麼開頸部超音波的醫囑?擔心健保局不支付。照的結果只有一個小小腺瘤,只要追蹤。半年後又照超音波追蹤,新陳代謝科醫生判讀結果,覺得這半年來腫瘤大小雖沒有改變,但是顏色似乎有變深一些,所以為了小心起見建議做穿刺檢查。在細針抽吸檢查之後,被確定這顆是0.6cm的甲狀腺乳突癌,沒有淋巴轉移。醫師說通常很難發現,大都是檢查時發現的,有時因為太小也抽吸不到。醫生建議以外科手術切除,至於規格就是外科醫師的專業啦!


    我問醫生這顆跟先前的子宮頸癌有相關嗎?醫生說不相關。此種腫瘤發展十分緩慢,所以我想它可能當年就已跟子宮頸癌一起存在,因為不痛不癢,變化也慢,至此我才知道原來我並未讓樂活老媽專美於前,我也是雙癌老媽媽!哈哈!


奇摩知識:


關於正子掃描


正子斷層造影是目前醫界診斷癌症、心臟病及神經精神疾病最具有突破性意義的重要診斷工具,其最大的貢獻是讓癌症無所遁形,而其在基因治療等尖端醫學上也扮演一重要角色。正子斷層造影顧名思義是一種依靠正子的作用而得到的電腦斷層檢查,屬於核子醫學影像診斷。PET與一般大家比較熟悉,在放射科做的電腦斷層檢查(CT)或磁振掃描(MRI)基本上並不相同,而所謂的正子是一種帶正電荷的電子,必須由一種可以放射出正子的同位素藥物(正子藥劑)經衰變的過程而產生。

正子斷層造影的原理:
  正子藥劑經靜脈注射入人體後,經衰變的過程產生的正電子在體組織中運行不到1毫米的距離,即與帶負電荷的電子撞擊相互抵消毀滅(物理學上稱互毀作用,annihilation),互抵消毀滅後質量不見了,於是以能量的方式放出來,而放出來的能量是以兩道(方向相反,呈180)加馬射線呈現,而每一道加馬射線的能量為511仟電子伏特(keV)。正子斷層造影儀(即執行PET的儀器; 又稱PET掃描儀)可同時偵測這些成對的加馬射線,利用電腦重組正子同位素在組織或器官內分佈的圖像。PET的解析度及靈敏度比一般其他核醫造影的檢查要好,目前較新的PET掃描儀可以達到4毫米(mm)的高解析度。

臨床應用:
  PET檢查最重要的臨床價值在於PET目前醫學新科技中能最早診斷癌症的工具,對於轉移性癌細胞其原發性病灶之偵測、癌症分期的評估(staging)、癌症手術前作最正確的評估(需不需要手術?還能不能手術?是否直接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對患者比較合適)與手術後效果的評估與追蹤、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前作最正確的評估及治療後效果的評估與追蹤。此外,PET對於心臟疾病及神經精神疾病亦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PET
影像分析與影像處理: 
  PET影像資料如配合動脈血中正子同位素藥物濃度資料以代謝模式加以運算,可求得單位組織代謝速率,例如:使用FDG可測得每單位組織每分鐘代謝多少分子的葡萄糖, 使用15O-水可測定每單位組織的血流、血量等。不過這些測定需連續抽取動脈血化驗,比較麻煩,只用於研究,較少用於臨床服務。臨床多採用標準攝取值(SUV)或簡單的病灶與正常組織放射活性比。由於PET影像主要提供代謝功能影像,判讀時可能需要放射線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參考病灶及器官之相關位置。目視判讀是最常用的方法,但以影像融合方式將解剖結構影像與PET功能影像結合, 更能精確地顯示出異常病灶的位置及代謝異常的程度。目前更有儀器廠將CTPET結合,可更方便快速地提供融合影像。


 


關於甲狀乳突癌


面對甲狀腺癌


至今醫學界對甲狀腺癌的發生原因仍不明,一般而言,甲狀腺癌沒有明顯的症狀,而甲狀腺種大是最明顯的病灶,且女性的發生率高於男生。根據統計顯示,甲狀腺癌的預後及存活率佳,經過手術等治療後都能得到相當好的控制,對病人的生活並沒有特別的影響,通常病人能夠維持如同病前的生活品質。也因為甲狀腺癌這種特殊性,病人往往無法找到自己的定位,「我是病人嗎?」「我的功能健全,但我是一個癌症病人」的狀態中拔河,也不知道到底該不該讓親友或同事、上司知道自己的病情。透過專業的會談,引導病人抒發其角色的模糊性,協助病人找到讓自己舒服的角色位置,有助於其疾病適應的品質。


在甲狀腺癌風暴之後


一般而言,甲狀腺癌的預後良好,如乳突癌的二十年存活率可超過90%


;濾泡癌的十年存活率約為80%;髓質癌的十年存活率約為60-70%;其中只有未分化癌的死亡率較高,患者常在診斷確定後數日內死亡。


但患者一定要配合醫院醫師所給予的治療療程,及追蹤檢查。若遇到任何問題,一定要告訴您得醫師或其它專業人員,才能適時的提供您正確、完善的服務,以解決問題。


在手術或碘-131放射線治療後一年內,應該每3個月一次抽血檢查甲狀腺素、甲狀腺球蛋白或甲狀腺刺激激素的濃度。


一年後則每6個月檢查一次,如果一切正常,兩年後可以改為一年一次。其中甲狀腺球蛋白濃度可以作為乳突癌及濾泡癌是否復發的指標。而血中甲狀腺素及甲狀腺刺激激素則是作為調整口服甲狀腺素的指標。有時每半年一次的放射線碘掃描檢查也是必要的。而所有的癌症患者均應每半年做一次胸部X光檢查以查看是否有肺部轉移的情形。髓質癌的患者則可追蹤甲狀腺降鈣素的濃度,以偵測癌細胞是否復發。

 


在手術化療後的3-5年內是很重要的,因為根據資料顯示大部分的患者於放射化療後會增加罹患第二個癌症的危險性



所以術後3-5年又稱為黃金關鍵期,這段時間除了要好好照顧患者外,吃的方面要著重於鹼性食物,喝的水也須注意,生活作息要正常,亦可食用一些抑制癌細胞的食品食物,目前在中西醫很認同全方面治療,西醫看完後,中藥也是保養之一


我家人是搭配使用野生牛樟芝,可用於化療、術後時的營養補給,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不舒服感。(因為化療後的副作用會極度不舒服)

術後的保養真的非常重要~除了飲食外也可以食用補充性的食品來增強體力,用於化療時的營養補給,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不舒服感,非常適合病後之補養而且這些都是食品,不是藥.,較能放心的使用。報章雜誌、新聞也都有報導,建議您也可以查詢了解看看!


手術切除治療


  手術切除可依癌細胞種類、腫瘤大小、病人年齡及是否有淋巴轉移分為甲狀腺全切除術、甲狀腺近全切除術及甲狀腺全葉切除術。


  甲狀腺手術後可能會出現的併發症包括:喉返神經傷害以及甲狀腺、副甲狀腺的功能低下。病患通常需終身服用甲狀腺素,以防止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症狀。另外也須注意血鈣的濃度,適時的補充鈣質。


  手術治療後也有一些併發症是短暫、可回復的,通常出現在手術後一週內。例如:內出血、呼吸道組塞、局部水腫、吞嚥困難、疼痛、甲狀腺危象等等。甲狀腺危象的症狀包括了發高燒、心跳加速、不安


、嘔吐、腹瀉等情形,常發生於甲狀腺癌併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身上,若出現甲狀腺危象的症狀需做密集的治療及觀察。


在飲食方面,剛開完刀的時候一般會採取靜脈注射的方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待麻醉退去6小時後才開始喝水,若不會嗆到,就可以進食冷的流質食物(如冰奶昔),然後是軟質食物(如稀飯),等到吞嚥時不會引起喉部或傷口的疼痛就可以回復到正常的飲食。


甲狀腺的手術治療後,因手術部位較為上端,傷口不易遮掩,有時會造成病人尤其是年輕女性病患的困擾。可以用絲巾圍繞於頸部便可以達到修飾或遮掩的效果;或是至醫療器材購買膚色的紙膠,黏貼於疤痕處;甚至採取外科整形手術來達到美化外觀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KK鮮師 的頭像
    LKK鮮師

    wushar0326的部落格

    LKK鮮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